金宇成
搜索
确认
取消

- 关于金宇成 - 

ABOUT US

金宇成

奉献创业、观念创新、诚信创新

广西金宇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制冷技术,太阳能热水工程、空气源热泵、中央空调、地暖、中央净水、中央新风的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拥有了雄厚的实力;凝聚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具备了一个优秀的企业团队;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施工经验,也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工程施工骨干。奉献创业、观念创新、产品创优、诚信创效经营理念是公司的经营理念。公司本着以客户为中心,凭借雄厚的专业技术、标准化的施工工艺和完善的服务流程,为顾客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为社会提供优良的服务,让顾客放心,使顾客满意。

2008

公司创建于

31million

公司注册资金

1000

公司占地面积

200+

目前拥有员工

- 产品展示 -

PRODUCT DISPLAY

全部分类
TYN-158加热管

TYN-158加热管

TYN-158加热管
太阳能/空气能/工程控制柜

太阳能/空气能/工程控制柜

太阳能/空气能/工程控制柜
变频恒压供水控制柜

变频恒压供水控制柜

变频恒压供水控制柜
水垢智能防控设备

水垢智能防控设备

水垢智能防控设备
星火太阳能

星火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组件

- 业务领域 - 

BUSINESS AREA

imgboxbg

太阳能热水工程

Solar water heating project

空气源热泵

Air source heat pump

中央空调

central air-conditioning

地暖

The ground is warm

中央净水

Central water purification

合同能源管理

Contract energy management

路灯

street lamp

智能控制

intelligent control

智慧社区

Smart community

中央新风

Central new style

- 项目展示 - 

PROJECT PRESENTATION

万科魅力城

——

万科魅力城

01

02

中海雍翠峰

——

中海雍翠峰
桂林御林湾

——

桂林御林湾

03

04

集美郡

——

集美郡

新闻中心 / NEWS CENTER

01

2020 -04

截至2018年底,共有3大项目总计200兆瓦的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成并网,创造了我国光热发展最大规模的年度建成投运历史。业内预计,2019年又将有6个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成投运。2018年底和2019年,我国首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进入收获期。在新的历史时刻,光热行业话题的风向标已发生转向。在中国光热发电市场形势与应对策略峰会暨中国首个百万兆瓦级光热电站投运成果发布会上,光热项目建成后验收和运行成焦点话题。光热示范项目约四成2018年底前投运2016年9月,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第一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在2018年第三季度终于实现了初次收获。2018年10月10日,我国首个大型商业化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光热示范项目建成并网。2018年12月28日,我国首个百万兆瓦级光热示范电站———首航节能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建成并网。2018年12月30日,青海中控太阳能德令哈50兆瓦塔式熔盐储能光热电站一次并网成功。至此,在2019年新年钟声敲响之前,共有200兆瓦的第一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宣告完成。无疑,2018年成为我国光热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第一批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共有20个,总装机容量1349兆瓦。CSPPLAZA光热发电平台主编胡喜鹏介绍说:“截至2018年底,建成投运项目200兆瓦,仍在建设的装机是350兆瓦,建设终止的是50兆瓦,尚未全面启动的为749兆瓦。”与会专家认为,虽然首批光热示范项目整体推进并未达到政府与业界预期,但示范作用已经显现。据悉,除了以上投运的3个项目外,玉门鑫能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中电工程哈密5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中电建青海共和熔盐50兆瓦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乌拉特中旗100兆瓦导热油槽式光热发电项目、兰州大成敦煌50兆瓦熔盐菲涅尔式光热发电项目等共计350兆瓦示范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2019年将建成投运。“现在示范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可能低于当时对于热电项目的预期,但是我们要从国家推动20个示范项目的初心来考量。当时光热发电项目在中国还从来没有大规模、一次性、多条路线同时铺开的经验,所以冠以‘示范’两个字,就是带有实验性质的,示范项目所采用的很多技术理念在当时全球并不多见,有很多还是首创。从示范项目的名单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太阳能热发电是本着创新发展和容错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从现在来看,示范项目在2018年底建成200兆瓦已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霁雪表示。北京首航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介绍道,首航节能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敦煌二期)相较于敦煌一期10兆瓦项目,各种参数要求更高的情况下,实际施工时间比一期缩短了将近4个月,这也意味着在组织和管理效率上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从项目的单体测试、调试到现在获得的各项参数看,敦煌二期的定日镜、吸热器、控制系统、空冷系统等设备或系统性能均比一期有较大的进步,并且其中部分设备的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这背后是设计优化能力、智能制造、规模效应等各种力量叠加带来的竞争力提升。”高峰说道。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孙锐指出,通过第一批示范项目的建设,带动了我国光热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产业链的完善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快了相关地区光热发电基地规划的编制工作,为后续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应该是光热发电行业承上启下的一年,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的实施,中东部地区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需求将得到很大增长。在已投运及建设的西电东送区域,建设更多的光热发电项目,替代燃煤机组作为输送通道的调节电源,可显著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外送比重。对实现我国的能源转型战略将发挥重要作用。”他进一步表示。

01

2020 -04

日前,2018年西北区域储能应用与发展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由于近几年我国新能源装机量大幅攀升,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储能作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大受市场欢迎,前景可期。“储能在保障电网安全,优化设备配置、提高电网效率等方面优势明显,不仅能为新能源消纳提供发展空间,还对节能减排影响深远,储能和能源转换设备共同建立了多能源网络的耦合关系,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方法。”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局长黄少中说。据了解,西北区域风光等自然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截至2017年底,风电装机容量4494万千瓦,占比18.46%;光伏装机容量3444万千瓦,占比14.97%;两者装机容量总占比就接近总装机的35%。“目前,西北区域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最高负荷的三倍,加之风电、光伏的间歇性和随机性,本地消纳困难,电网的输电容量、调峰能力和负荷需求不足,导致西北电网近年来弃风、弃光问题非常严重。”黄少中表示,“投资储能系统可增加电网调峰能力、缓解输电通道阻塞,有望成为解决西北区域新能源消纳问题的重要途径。”由于储能在国内不具有市场主体地位、补偿机制不明确、调度经验缺乏,目前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并未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主要以功能性示范项目为主。“虽然黄河水电、华能、中能、猛狮科技等企业已在青海、新疆、甘肃等省区开展或拟建大型储能项目,但西北储能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黄少中告诉记者。对此,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提出了“三个鼓励,两个完善”的发展思路:鼓励新能源场站建设共享型储能系统,为新能源消纳提供解决方案;鼓励电网企业投资储能,提高电网输配能力和安全稳定运行;鼓励用户侧储能投资与运行,保障各方合理权益;完善机制办法,推动独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完善价格激励措施,鼓励储能应用和发展。这无疑将助力企业开发、深入西北区域储能市场,探索可行的商业模式,隆基股份便是其中之一。据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振国介绍,现今光伏和储能可通过多种形式相结合,以解决光伏发电昼夜间歇性问题。比如,在具有地势差的地方,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白天利用光伏发电把水从地位水库抽取到高位水库,在夜间泄水发电,实现持续供电。此外,电动汽车也可作为储能载体,白天利用光伏发电为电动车充电供其日常使用,夜间再将所剩电力回收到电网,供社会使用。以十亿辆电动汽车测算,一天可存储1000亿度电,这完全可以满足全球夜间用电需求。未来还可以利用能源互联网平衡电力供需,实现电能共享。“‘100%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实现控温目标最有效的途径。随着光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光伏发电将成为全球绝大多数地区最经济的电力能源,这决定了‘光伏+储能’会在10年内成为主力能源。”李振国说。据悉,目前以隆基股份、黄河水电、东方日升等为代表新能源企业都已在布局储能业务。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储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张旭表示,储能技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不仅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还可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因此,我认为,从电力市场建设方面出发,应监管适当,以鼓励为主,积极稳妥地通过机制和规则实现行业和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下一阶段,我们将在加大电力辅助服务管理范围、力度,推动补偿及机制逐步过渡到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继续努力。”

01

2020 -04

实现考虑新型污染物等新因素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要到2050年前后。刚刚过去的2018年,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改通过,还是明确“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七大攻坚战,都表明在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时间表的“追赶”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迎来“重拳”出击,那么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未来走向如何?近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拐点综合研判》一文指出:“2025年前后,我国基本能够实现以常规监测指标衡量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但实现公众感知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要到2035年前后,实现考虑新型污染物等新因素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则要到2050年前后。”拐点研判是道“综合题”“尽管已有研究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拐点进行了研判,但往往以某一领域几个常规指标作为衡量‘拐点’的依据,忽略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性、复杂性和严峻性,得出的结论往往偏于乐观。”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黄宝荣告诉《中国科学报》。在黄宝荣看来,由于不同环境介质、不同生态系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不一,面临的问题和治理难度差异大,这使得实现生态质量拐点的时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遥感调查评估显示,2000—2010年全国陆域生态质量总体好转,服务功能明显提升,陆域陆地生态质量也将率先跨越质量拐点;湿地和近海生态系统受到更多的人类活动影响,受破坏后也需要经历更长的恢复周期,实现拐点的时间将更晚。环境方面,大气环境将率先跨越质量拐点;但是受水环境恢复周期长和众多新型污染物的影响,各类陆域和近海水环境实现质量拐点的时间将更晚;土壤污染治理难度更大,这将成为2035年我国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转变、基本建成“美丽中国”的一大挑战。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俞海说:“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质量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给综合判断和预测带来了不确定性。生态环境质量拐点与污染物排放的拐点是不一样的。污染物排放峰值下降,并不意味着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拐点应该是在某一个时段开始趋于改善,所有的生态环境要素和区域都应当达到2035年实现根本好转的目标要求。”近几年来,我国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未来5~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和生态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黄宝荣说:“总体而言,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处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恶化相持阶段,呈现总体趋于改善、局部趋于恶化,某些领域趋于改善、某些领域趋于恶化,常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指标逐步改善、新型非常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仍趋于恶化的特征。”现状与矛盾“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生态状况的变化是趋好的。从三大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情况看,森林生态系统好转,草地生态系统整体好转,而湿地生态系统还在退化。农业发展造成的生态问题好转,城市化、工业化造成的生态问题恶化。”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主任欧阳志云表示。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建立并实施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以期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整体生态环境趋好,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例如一些区域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开采过度,导致了河流干涸,湿地湖泊丧失。同时流域的生态问题严重,海河的生态功能基本丧失,黄河自然水文过程也基本丧失了,长江上游水电资源开发强度很大,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欧阳志云指出。

01

2020 -04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8中国电力发展规划论坛上,原中国国电集团副总经理谢长军对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分析和展望。 中国政府提出,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要达到9%,2017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只占全部发电量的6.5%,距离目标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关规划显示,2016~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投产79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将达到2.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新增投产68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将达到1.1亿千瓦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国家限制煤电、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不会改变;水电资源总量存在制约,开发成本不断攀升,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核电建设受到整体社会氛围制约,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生物质、潮汐、地热等发电形式由于资源、成本、技术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发展规模也不大;综合各个因素,风电和光伏将是未来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主力军。 风电发展更加注重规模和效益同步 过去几年,电力产能过剩、电源与电网发展速度不匹配等多方面原因造成限电形势愈演愈烈,成为阻碍中国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2017年,全国弃水550亿千瓦时,弃风419亿千瓦时,弃光73亿千瓦时,总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 面对限电难题,风电投资商更加趋于理性,放缓前进的脚步,开始从注重发展规模速度向注重发展质量效益转变。2017年,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5吉瓦,创近五年新低。预计未来三年,中国风电市场将保持理性的规模增长,平均每年新增陆上风电15~18吉瓦左右,每年新增海上风电1吉瓦左右,兼顾增量规模与存量效益。 风电、光伏消纳环境将大幅改善 国家能源局提出,2020年“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率要控制在5%以内,其他地区要基本做到不限电。国家电网于2017年1月召开发布会,明确提出力争2017~2018年弃风弃光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到2020年根本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弃风弃光率控制在5%以内,并提出20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具体措施。

- 合作伙伴 - 

COOPERATIVE PARTNER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
电话

热线:

18507721475  / 13977305515 

地址

地址:南宁市厢竹大道4号竹溪嘉园6栋1601号

桂林办事处地址: 桂林市七星区普陀路40号

在线留言

留言应用名称:
客户留言
描述:
验证码
ewm

- 公司官网二维码 -

版权所有 © 2020 广西金宇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宁  桂ICP备17001187号  本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