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将呈现八大发展趋势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4-01 16:3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在不久前结束的2018中国电力发展规划论坛上,原中国国电集团副总经理谢长军对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分析和展望。 中国政府提出,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要达到9%,2017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只占全部发电量的6.5%,距离目标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关规划显示,2016~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投产79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将达到2.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新增投产68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将达到1.1亿千瓦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国家限制煤电、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不会改变;水电资源总量存在制约,开发成本不断攀升,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核电建设受到整体社会氛围制约,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生物质、潮汐、地热等发电形式由于资源、成本、技术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发展规模也不大;综合各个因素,风电和光伏将是未来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主力军。 风电发展更加注重规模和效益同步 过去几年,电力产能过剩、电源与电网发展速度不匹配等多方面原因造成限电形势愈演愈烈,成为阻碍中国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2017年,全国弃水550亿千瓦时,弃风419亿千瓦时,弃光73亿千瓦时,总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 面对限电难题,风电投资商更加趋于理性,放缓前进的脚步,开始从注重发展规模速度向注重发展质量效益转变。2017年,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5吉瓦,创近五年新低。预计未来三年,中国风电市场将保持理性的规模增长,平均每年新增陆上风电15~18吉瓦左右,每年新增海上风电1吉瓦左右,兼顾增量规模与存量效益。 风电、光伏消纳环境将大幅改善 国家能源局提出,2020年“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率要控制在5%以内,其他地区要基本做到不限电。国家电网于2017年1月召开发布会,明确提出力争2017~2018年弃风弃光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到2020年根本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弃风弃光率控制在5%以内,并提出20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具体措施。
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将呈现八大发展趋势
【概要描述】在不久前结束的2018中国电力发展规划论坛上,原中国国电集团副总经理谢长军对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分析和展望。 中国政府提出,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要达到9%,2017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只占全部发电量的6.5%,距离目标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关规划显示,2016~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投产79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将达到2.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新增投产68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将达到1.1亿千瓦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国家限制煤电、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不会改变;水电资源总量存在制约,开发成本不断攀升,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核电建设受到整体社会氛围制约,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生物质、潮汐、地热等发电形式由于资源、成本、技术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发展规模也不大;综合各个因素,风电和光伏将是未来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主力军。 风电发展更加注重规模和效益同步 过去几年,电力产能过剩、电源与电网发展速度不匹配等多方面原因造成限电形势愈演愈烈,成为阻碍中国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2017年,全国弃水550亿千瓦时,弃风419亿千瓦时,弃光73亿千瓦时,总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 面对限电难题,风电投资商更加趋于理性,放缓前进的脚步,开始从注重发展规模速度向注重发展质量效益转变。2017年,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5吉瓦,创近五年新低。预计未来三年,中国风电市场将保持理性的规模增长,平均每年新增陆上风电15~18吉瓦左右,每年新增海上风电1吉瓦左右,兼顾增量规模与存量效益。 风电、光伏消纳环境将大幅改善 国家能源局提出,2020年“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率要控制在5%以内,其他地区要基本做到不限电。国家电网于2017年1月召开发布会,明确提出力争2017~2018年弃风弃光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到2020年根本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弃风弃光率控制在5%以内,并提出20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具体措施。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4-01 16:39
- 访问量:
在不久前结束的2018中国电力发展规划论坛上,原中国国电集团副总经理谢长军对未来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分析和展望。
中国政府提出,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中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量比重指标要达到9%,2017年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只占全部发电量的6.5%,距离目标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关规划显示,2016~2020年,我国风电新增投产79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将达到2.1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太阳能发电新增投产6800万千瓦以上,2020年将达到1.1亿千瓦以上。
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国家限制煤电、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不会改变;水电资源总量存在制约,开发成本不断攀升,未来增长空间有限;核电建设受到整体社会氛围制约,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生物质、潮汐、地热等发电形式由于资源、成本、技术限制等多方面原因,发展规模也不大;综合各个因素,风电和光伏将是未来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主力军。
风电发展更加注重规模和效益同步
过去几年,电力产能过剩、电源与电网发展速度不匹配等多方面原因造成限电形势愈演愈烈,成为阻碍中国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的最大瓶颈。2017年,全国弃水550亿千瓦时,弃风419亿千瓦时,弃光73亿千瓦时,总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
面对限电难题,风电投资商更加趋于理性,放缓前进的脚步,开始从注重发展规模速度向注重发展质量效益转变。2017年,风电新增并网容量15吉瓦,创近五年新低。预计未来三年,中国风电市场将保持理性的规模增长,平均每年新增陆上风电15~18吉瓦左右,每年新增海上风电1吉瓦左右,兼顾增量规模与存量效益。
风电、光伏消纳环境将大幅改善
国家能源局提出,2020年“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率要控制在5%以内,其他地区要基本做到不限电。国家电网于2017年1月召开发布会,明确提出力争2017~2018年弃风弃光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到2020年根本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弃风弃光率控制在5%以内,并提出20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具体措施。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